崇左市工業由“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蛻變

時間:2020-02-26   訪問量:6112

        說到工業,讓崇左人驕傲的要數2018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1100億元,首次超過千億大關,基本上進入到全區第二梯隊陣營!


遙想建市時,崇左市工業幾乎空白,原南寧地區直屬企業留在崇左境內只有4家,崇左市第二產業總產值只占整個國民經濟的17%。


        經過16年來的努力,崇左全市工業實現由起步到爬坡,再到進入快速高質量發展的軌道,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均實現16年翻四番以上,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明顯提高,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在崇左市工信部門工作16年的崇左市工信局節能科科長凌椿來見證了崇左市工業從建市初期的糖業“一枝獨秀”,到當前形成以糖、錳、電力、建材、化工等為主的五大傳統產業,以口岸加工、木材加工、稀土加工為主,加快培育銅、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產業發展“百花齊放”的格局。


       工業發展,見證時代變遷。凌椿來告訴記者,16年以來,工業發展在崇左市的戰略地位越來越突出,工業總量快速增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園區平臺蓬勃發展!


       建市以來,崇左市委、市政府始終將工業發展放在各項工作的突出位置,并根據形勢需要,及時研究制定全市工業發展戰略,強力執行,狠抓落實,推動發展。


       2003—2007年,崇左市確定實施“三百億”工程,就是在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的情況下,通過5—8年的時間,努力實現蔗糖、錳加工這“一白”“一黑”產業和建材業、水電業、劍麻加工業等三大優勢產業的產值均要突破100億元,到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69.7億元,蔗糖產業實現產值75.8億元,工業城市的雛形開始顯現。


       2008—2009年,崇左市確定“一區兩園三基地”建設目標,建設發展憑祥綜合保稅區、憑祥物流園、崇左國際物流園、糖業基地、錳加工基地、邊關旅游文化基地,到200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217.2億元,其中糖、錳兩大支柱產業產值合計141.89億元,占比達到65.3%,基地建設成效顯著。


       2010—2012年,崇左市提出“四大建設”“五個打造”戰略,其中第一個就是打造特色產業強市,經過3年努力,到2012年,全市制糖、錳業、水泥、電力、化工五大傳統行業成型,制糖業首超200億元規模,達到208.3億元,江州區(含市城市工業區)也成為全市首個工業經濟總量超百億的縣(市、區),達到114.6億元。


       2013—2015年,以全市工業發展大會為契機,崇左市提出了工業跨越發展的戰略,出臺了《關于加快新型工業化實現跨越發展的決定》和《工業跨越發展十大行動計劃》,到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657.7億元,糖、錳兩大支柱產業均超百億元。


       2016年,崇左市第四次黨代會確定了未來五年全市做好“兩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堅戰”戰略,并將工業產業轉型升級放在“四大攻堅戰”之首全力推進!


       2016—2018年的工業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取得了明顯成效:


       3年間,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8.7%,2018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1100億元,首次超過千億元大關,成為全區第11個超千億元的地市,基本上進入到全區第二梯隊陣營,邁上一個新臺階!全市工業發展開始更多引起自治區關注,主要工業經濟指標連續多次列入自治區穩增長“紅榜”,我市在2018年全區工業經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作經驗交流發言。


       3年來,在繼續推動全市主要產業穩定增長的情況下,崇左市新興產業的貢獻不斷增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5大傳統產業占比較2015年的80.6%下降7.6個百分點,達到73%。在糖業、錳業兩大產業基礎上,全市新增木材加工、口岸加工、化學工業等3個百億元產業,全市百億元產業達到5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率提高0.2個百分點,達到33.9%。


       糖、錳兩大支柱產業產品層次不斷提升,有更多的食糖采用“二步法”精煉,酵母、甘蔗醋、蔗渣發電等糖業循環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硅錳合金6014等產品逐步淘汰,高純硫酸錳、錳酸鋰等錳產業鏈不斷延伸,錳業市場競爭力得到增強。伴隨稀土新材料、生物清潔能源、錳系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產,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產值從2015年的5億元增加到30億元。


       3年間,崇左市工業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園區支撐能力增強。在全區第一個成立專門服務企業機構,確保企業反映問題集中高效收集、處置和反饋;搭建起崇左市服務企業綜合信息平臺,打破企業需求和反映信息不對稱局面隨著優化營商環境的深入推進,工業企業辦理證照等效率大幅提升。融資工作扎實推進,加快組建工投集團公司,著力強化園區融資能力,同時積極采取金融租賃、擔保貸款、政府“直投”“惠企貸”等各種模式破解企業項目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取得明顯成效。3年間,全市累計投入園區基礎設施資金88.3億元,超過建市前12年來的總和,工業園區道路、污水處理、供水、保稅倉、碼頭等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投入運營,大幅提高承接項目能力。到2018年底,工業園區貢獻總產值775億元,占全市工業總量的70.5%,新增3個百億元工業園區,工業聚集效應明顯。


       3年來,崇左市工業招商引資辦法日趨成熟,招商引資成效明顯。發揮已建成的223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的有效成果,成功引進適合的木材加工、農副食品加工、電子產品制造等企業93家,企業入駐率達到71%;先后制定出臺堅果加工、標準廠房、新能源低速專用車、林產加工、創新孵化器、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崇左產業園等優惠扶持政策;按照產業發展建鏈、補鏈、延鏈,組織小分隊,領導帶頭上門招商,梳理招商企業名單,一家一家登門拜訪,積極推動“一把手”招商,探索開展平臺招商、以商招商、重資產招商、供應鏈招商、政府購買服務等招商新模式;認真做好招商項目落地的協調工作,確保一批項目及時開工建設。


       今年,崇左市又啟動“兩篇大文章”“四大攻堅戰”新三年行動計劃,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思路,加快形成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齊頭并進格局,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效益。


无码少妇